当前位置: 首页 >> 理念文化 >> 正文

“思政工作创新年”优秀案例选登(一)--思政教育融入高职基础化学课程的实践研究

作者:发布时间:2019-12-30    来源: 宣传统战部    点击数:

“思政工作创新年”优秀案例选登(一)

 

思政教育融入高职基础化学课程的实践研究

化学工程系 张淑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围绕着两个维度展开:一是培养能够为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二是培养具有独立个性、健全人格、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高职院校各门课程教学终级目标是共同的,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融合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

基础化学课堂作为高职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思政教育的职责与使命。新时代的基础化学课程不仅要传授化学知识、训练实践技能,更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既育智,又育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时代在发展,学生特点和教学方式在变化,高职教育面临着挑战,在高职基础化学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也应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如何切实做到“不但教书,而且育人”,如何把高职基础化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对于当前信息技术和时代大潮不断冲击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是充满挑战的课题。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高职基础化学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进行了设计,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实施了课程思政教育新实践。

1 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如是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因此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团队首先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积极强化个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思想追求,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其次,从主观上真正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开展课程思政的内在需求,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将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自觉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

2 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设计

化学作为重要的自然科学门类,其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部反映人类探索自然和战胜自我的历史。化学学科发展的轨迹蕴含着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启示的丰富案例,为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机。我们通过自身教学实践,对照人才培养标准,突出新时代特点,设计了四个方面的德育内容,并把这些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应用于教学实践。

2.1 爱国主义情操教育

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旧中国积贫积弱,备受列强侵略和欺凌。在动荡艰苦的岁月中,我国科学家力学笃行,不计个人得失,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实践着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理想。老一辈化学家正是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爱国科学家的缩影,他们身上无不闪耀着报国心切、以身许国的民族精神。例如,物理化学家傅鹰先生提出“应当将我们的研究兴趣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并且身体力行将自己在胶体和表面化学领域的理论造诣应用于石油开采、矿物加工等工农业生产实践上。结合国际时事——中美贸易摩擦之稀土问题,介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稀土之父”徐光宪先生艰难岁月中刻苦求学、学成归国、奉献祖国的事迹;他坚持“立足基础研究,面向国家目标”的研究理念,接受有关稀土元素分离提纯的国防科研任务,提出了稀土串级萃取理论,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和应用大国的飞跃。回顾老一辈化学家的生平,他们往往既是治学严谨的科学家,又是诲人不倦的教育家,他们将科学报国的理想,落实到平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通过点滴小事感染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介绍老一辈化学家的爱国事迹和家国情怀,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又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教师在为学生讲授老一辈化学家光辉事迹的同时,也是对自身师德修养的一种鞭策、鼓舞和教育。

2.2 绿色发展理念教育

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社会由工业文明转型向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与趋势,客观适应人与自然关系变化,提出的全局性、前瞻性的系列化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经过实践检验而形成发展理念,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最终确定为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之一。在基础化学理论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绿色化学知识,如绿色化学十二原则等,形成绿色化学理念,使学生初步具备评价一个化工产品或一个合成路线是否符合绿色化学目标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向学生及时介绍绿色化学合成新方法和新工艺,强化学生绿色化学理念。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必须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将实验过程产生的废物做到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做到资源化利用。另一方面将安全环保处理实验三废作为评价实验成绩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中必须说明实验过程中产生了哪些废弃物,采取什么措施处理。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习惯, 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修养。

2.3 协作精神教育

随着人类科学进程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要求每个人都要发扬恪尽职守、相互协同的团队协作精神,老一辈化学家在团队合作方面为我们做出了表率。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三家单位在上海协同研究,发扬顾全大局、攻坚克难、不计名利的团队合作精神,成功实现了世界上首个牛胰岛素晶体的人工全合成。同一时期,全国多个省市的科研机构集体投入到疟疾防治药物的研制中。作为对抗疟药物青蒿素的发现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屠呦呦先生在 2015 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中提到,“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因此,坚持发扬敬业乐群的团队协作精神具有现实意义。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应该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从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分组实验进行化学品的合成制备、到组成团队参加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处处都可以体现团队合作精神,这也为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融入团队、高效工作奠定了基础。

基础化学课程中有多个实训项目需要学生分组完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让学生自己分解任务、分配任务、分享资源、协作完成任务,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2.4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培育和弘扬遵循规律、崇尚科学的求真精神。科学是人类知识和人类改造世界的最高成果,科学思想是重要的精神力量只有尊重科学,相信科学,社会才能进步。我们在讲四大平衡之一的酸碱平衡的时候,不免会想到人体酸碱性的言论。2018年11月,美国“酸碱体质理论之父”罗伯特·欧·杨承认“酸碱体质理论”是个骗局。在这之前,许多人打着“酸性体质有害身体健康”的口号进行保健品销售,甚至以此来进行癌症等疾病的治疗,同时还有人以此为噱头销售人体调节酸碱性仪器等。如果有人听信“酸性体质论”,按该理论提出的碱性食谱来安排饮食的话,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人体营养失衡,甚至可能会疾病缠身。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水变油”事件后来被证实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王某某宣布发明了一种“水基燃料”可以使“水变油”,实际上这是利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化学反应,它和我们普通化学教材中的碳化物相关,即通过碳化物与水进行反应,生成了可燃的气体。对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我们更应该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相信科学,形成“以崇尚科学为荣、迷信愚昧为耻”的良好氛围。

3 课程思政教育实践

将以上设计的思政教育内容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是有效实践课程思政教育的关键问题。从教学内容还是到教学形式,我们都进行了全面的探索。

3.1 教师讲授

教师讲授是实施思政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在课程知识点讲授的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度地将话题引向思政内容。例如,在讲授天然气的时候,向学生介绍我国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播放相关视频,展示相关图片;在进行从天然物质中提取有用成分的实验“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时,介绍屠呦呦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的历程;在讲解羰基还原反应时,介绍有机化学家黄鸣龙的爱国事迹,升华学生的家国情怀。除了介绍经典的人物和事件之外,教师自身需要关注相关问题,才能不断补充鲜活的实例,做到常教、常新,并且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多媒体手段,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德育内容,避免简单说教。

此外,作为课程德育的主导者,教师应该做到言教和身教并重,用自己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感染学生。德育也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在课后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中都可以进行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是教育的更高境界。

3.2 学生自我教育

要想获得较好的德育效果,只依靠教师的讲授显然不够。通过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和朋辈教育的重要途径。针对与课程相关的热门社会话题,如“我们恨化学”的广告、对二甲苯(PX)公众事件、转基因食品等,引而不发,教师讲授点到为止,留给学生去查找资料、进行讨论,之后开展课堂演讲。探讨与科学相关的人文话题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而且这种同龄人之间的朋辈教育获得的德育效果会更持久。

3.3 线上线下混合式思政教育

限于课时,很多思政教育内容不能在课堂上进行全面和详细解说,我们利用教学平台,一是发布相关阅读资料和视频,二是展开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讨论。

4 结语

以上对于高职基础化学思政教育内容的设计和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策略是基础化学教学团队的初步尝试,对诸多庞杂的思政教育案例进行了梳理,设计了高度凝练的思政教育内容,并且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自我教育”和线上线下混合式相结合这种创新性的教学形式加以实践,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例如,学生开始关注与稀土有关的时事新闻,对我国在稀土方面的技术领先感到很自豪;开始思考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不再单纯认为化学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认识到我们可以利用化学治理污染,树立了专业自信和职业自信;在分组学习和实验中开始有意识的去帮助他人和获得他人的帮助,主动分享经验;我们相信,在生活中面临类似“水变油”的闹剧时,他们一定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做出正确判断,不被蛊惑。

 

上一条:“思政工作创新年”优秀案例选登(二)--星光絮语 与爱同行
下一条:制度落实|推进教师考核评价改革,促进学院教风建设

新2会员管理端10888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联通路506号 邮编:255300

电话:0533-2828000 / 招生咨询:0533-2348111 /2342033

  • 官方抖音号

  • 官方视频号

  • 微信公众号

新2会员管理端10888(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SouGou百科 版权所有 鲁ICP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