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改要讲“三实”求“三力”
科技与规划发展处 于青
经2005年以规范管理为重点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2008年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评估”,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一定改善,整体竞争力得以提升。2015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下文简称2号文),在全国职业院校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下文简称诊改)。此次诊改关注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质量评价方式相比之前发生质的转变。在这一改革过程中,许多学校还无法适应变化,出现了许多共性问题,需要我们关注。
一、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主观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一把手”不够重视。诊改是“一把手工程”,其工作开展顺利与否与一把手态度密切相关。很多校领导担心诊改就是找问题,影响学校之前辛辛苦苦取得的荣誉和成果。基于这种顾虑,许多校领导对诊改工作不够重视,不支持甚至阻挠、妨碍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二是多数教师置身事外。很多老师认为诊改与自己无关:此次开展的是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很多老师就想当然认为应该是教学部门的事;许多学校专门设立诊改管理部门,很多老师就一股脑儿的将诊改工作推给了诊改管理部门。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与诊改工作倡导的“全员参与”理念背道而驰。
(二)诊改方案趋同,形式远大于内容
2号文明确指出各职业院校以不同侧重点分类推进:新建或处于发展初期、基础薄弱的职业院校开展以“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为重点的诊改,内涵提升期的职业院校开展以“保证院校履行办学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为重点的诊改,处于全国或全省第一方队的职业院校开展以“集聚优势、凝练方向,提高发展能力”为重点的诊改。学校发展差异化、生源类型多样化、学生成长个性化、地方发展特色化都要求人才培养更加多元化。但当前各个职业院校的诊改方案多是贪大求全、千校一面,无法体现各校特色和下一步诊改重心,同时制定的质量目标过于笼统、抽象,方案的可操作性差。
(三)诊改相关宣传工作浮于表面,质量文化建设氛围淡薄
多数高职院校还没有真正实现全员参与,对诊改的宣传、培训仍停留在校级领导及中层干部层面,未下沉到最广大的普通教师群体中。大多数普通教师尚未认识到诊改工作对学校长远发展和个人职业成长方面的积极意义,校园整体质量文化建设氛围淡薄。
二、问题解决要讲实心、实干、实效
(一)实心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首要前提
一把手端正心态,正确把握诊改内涵。诊改是通过专家、政府的指导,引导各职业院校自主发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渐形成良性循环,建立起自身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循环提升。高职院校尤其是一把手要树立先进质量理念,探索建立激发内生动力的质量管理机制。
全员参与,全校师生都参与到诊改工作中。一是诊改工作不仅仅是教学部门的事情。此处教学是大教学概念,教育部发布的诊断项目包含专业、师资、学生等多项人才培养核心要素,促使高职院校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二是诊改不仅仅是诊改管理部门的事。诊改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诊改工作的策划、运行、日常监控、总体协调等,是服务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的部门。各部门、全体师生员工都是质量保证主体,承担质量的第一责任。
(二)实干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
1.建立目标和标准体系
依据各职业院校出台的“十三五”规划,构建由学院总体发展目标、各子规划目标、系院部发展规划目标、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专业建设目标、课程建设目标、教职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学生成长成才规划等构成的层级分明、内容相关、互相支撑的目标体系。依据确定的目标体系,系统梳理工作流程,制定具体质量标准,包括各部门工作标准、各专业建设标准、各课程建设标准、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学生全面发展标准等,确保支撑相关发展目标,构建由各层面工作标准构成的标准体系。
2.构建工作质量改进螺旋
依据目标体系和标准体系,各部门发挥主体作用,以服务对象需求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认真研究、主动创新,抓住“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推进各项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实时分析数据、发布预警、诊断问题、及时改进,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形成循环提升的质量改进螺旋。
3.建设智能校园管理平台
建设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校园管理平台,包括专业发展中心、课程管理平台、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全面发展中心、学院质量管理平台,提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支撑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自我质量保证机制的建立。逐步实施“过程采集”和“实时采集”,确保数据及时、真实、准确,注重状态数据的深度应用,实现与学院各类数据平台(报表)的数据共享和全方位比较。
(三)实效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最终诉求
构建常态化的诊改工作体制机制,树立富有高职和地域特色的现代质量文化,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最终诉求。
1.构建常态化的诊改工作体制机制
职业院校可将日常考核与诊改工作相融合,以考核性诊断促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开展以实时数据为主要依据的自我考核,重点在于发现问题、剖析成因、改进创新,完善奖惩机制,将考核结果与部门和个人奖惩措施挂钩,形成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动力机制。
2.树立职业院校现代质量文化
质量文化是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内在动力,“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对学校质量理念的认同度;发挥教师代表大会、学生代表机构的主体性,诊改相关政策、制度、文件等须获得广大师生的认可和支持;把全面质量、全程质量、全员质量“三全质量观”落实到学院各项工作中。
三、高职院校诊改未来发展需要:心力、学习力、创造力
1.凝聚心力,提升教职工参与诊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统一思想,凝聚认识。职业院校全体教职员工都应掌握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了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并认真领会上级政策文件精神,明确诊改工作是学院管理模式由外部监管向自主保证质量的变革,进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校园质量文化氛围。
2.增强学习力,提升教职工的诊改意识和诊改素质
一是学习国外高校的优秀经验。国外高校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文化已比较成熟。201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发起“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优秀原则和创新实践”项目,并在全球范围评选出8所高校作为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创新实践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学习范例。二是学习国内普通高校经验。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国内高校开始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中心,通过设立质量保障机构、完善质量监测手段、强化质量反馈机制,以“自我评估为核心”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经初具形态。相同的国情为我们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借鉴。三是及时关注优秀高职院校诊改的优秀做法和案例。教育部遴选27所高职院校开展诊改试点,有的学校步子快一点,有的学校步子慢一点,具体做法也各有不同,各院校之间可以相互借鉴。
3.激发创造力,提升学院诊改工作的竞争性
各职业院校校情不同,进行诊改的标准和方法也就存在差异,在制定诊改方案和推进工作时,不能照搬其他院校的现成做法,要针对本校实际,突出问题导向,在贯彻上级政策要求和符合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性的设计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