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会员管理端10888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遵循“顶层设计、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以人为本、应用为王”的建设原则,以信息化建设助推学校育人质量、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夯实信息基础“硬实力”
推进“数字新基建”,建成支持IPv6的有线无线一体化5G校园专网和全光校园网,校区之间实现10万兆互联、万兆到楼宇、千兆到桌面,校园网出口带宽35G,实现了网络地址、域名和用户的统一管理。通过物联网开放平台,连接智能传感器、视频监控设备、智能终端等各类智能软硬件设备。通过“算力+算法”一体化技术路线,建成高水平混合云智算平台,为师生教学科研和业务应用提供算力与资源支持。
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把课堂录播、远程互动、视频监控、远程巡课等功能整合,通过安装智慧黑板、常态化录播等方式,对传统教室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包括400多间交互讨论教室、远程互动教室、虚拟仿真3D交互教室在内的智能化教学环境。
建成“教学+实践”资源双平台,将校内数字课程、教学资源库、图书馆数字资源等整合,融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资源,打造“立德树人”教学平台。基于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市域产教联合体,搭建整合学校、企业、行业等职教资源的“横向融通”实践平台。
提升“三教”改革“长效力”
与华为等企业开展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专业群改造升级等活动,定期派遣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参加研修培训,聚力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每年定期举办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强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
以纸质教材为基础,配套案例库、移动软件等,自建30.2万条易更新、可拆分、能扩展的“1+N”立体资源。建成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有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6门,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出台深入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实施意见,按照课程分类实施混合教学改革,推动教师教学模式的数字化转型,通过一定的教学设计,将网络与传统课堂相结合,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收向主动探寻转变,共有1837门课程开展了混合教学改革,实现课程课堂教学信息化应用全覆盖。
提升数据治校“服务力”
建设校本数据中心。打通各个业务系统间的壁垒,实现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智能联动。汇集教学、管理、学工、师资、资产、财务、图书、消费八大基础信息,实现“一校一库、一数一源”。建设274张表,接入业务系统20个、数据3261万条,调用接口198个,调用数据8亿条。
推动服务事项“线上办”,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师生发展、工作服务、学校治理等工作提供信息化工具支持。建设校本数据中心,实现主要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互联互通、智能联动。统一信息门户集成常用的36个业务系统,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为师生提供综合的数字化服务平台。
健全数据质量监管和评价机制,提升数据的准确性、规范性、一致性,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大数据分析、学生管理预警、智能职称评审等平台,为学校治理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持,实现智能化的教学、管理、服务和决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打造学校智能治理中枢。
增强校园安全“防护力”
制定智慧校园安全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明确学校安全中心架构和管理职责。建设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建立日常安全检查数据库,并与政府部门、公安部门、网信部门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安全问题,推动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常态化,切实提高师生安全防护技能。
加强网络安全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落实经费和装备保障。开展校企合作和技术攻关,提升网络安全事件监测、研判、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部署网络安全设备,建设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定期对各类系统进行安全测试和漏洞修复,确保网络资产安全。
完善校园安全保障体系,依托物联网融合平台实现全校视频的整合,实施“校园天眼工程”,建成安消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融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校园安防体系,全面提升校园的安全性。
学校先后被评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入选教育部门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学校、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教学诊改试点单位和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等。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10/27/content_630557.htm?div=-1